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主持人: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

  胡正国: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对所辖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目的在于实现对国土空间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出台,这次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更加注重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主持人: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胡正国: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新理念新要求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空间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加快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深入推进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通过打造一张“蓝图”干到底作为引领,从体制上对过去存在的各类规划“打架”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要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组建自然资源部,并提出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任务。

  3、主持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胡正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框架可以总结为“五级三类四体系”。从规划层级来看,国土空间规划分为五个层级,对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就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从规划内容来看,国土空间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三种类型;从规划运行方面来看,分为规划的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4、主持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哪些新特点?

  胡正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按照国家的总体改革要求进行的,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更加注重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来看,有利于实现“多规合一”;体现国家意志的约束性,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编制,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约束性指标和管控边界逐级落实到最终的详细规划等实施性规划上;强化规划权威;用先进技术支撑,利用最新的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应用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构建全国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5、主持人:什么是生态保护红线?其如何划定?

  胡正国: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其他经评估目前虽然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6、主持人:什么是永久基本农田?其如何划定?

  胡正国:永久基本农田既不是在原有基本农田中挑选的一定比例的优质基本农田,也不是永远不能占用的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农田。加上"永久"两字,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依据耕地现状分布,根据耕地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污染状况,在严守耕地红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将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依法划入。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存在划定不实、违法占用、严重污染等问题的要全面梳理整改,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7、主持人:什么是城镇开发边界?其如何划定?

  胡正国:城镇开发边界是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城镇开发建设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框定总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镇无序蔓延。科学预留一定比例的留白区,为未来发展留有开发空间。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湖面、滩地。

  8、主持人:三条控制线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

  胡正国:三条控制线出现矛盾时,生态保护红线要保证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永久基本农田要保证适度合理的规模和稳定性,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镇开发边界要避让重要生态功能,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农田。目前已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的永久基本农田、镇村、矿业权逐步有序退出;已划入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的,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显影响的逐步有序退出,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可采取依法依规相应调整一般控制区范围等措施妥善处理。协调过程中退出的永久基本农田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同步补划,确实无法补划的在市级行政区域内补划。

  9、主持人:如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权威性?

  胡正国: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和政府改一次规划。下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服从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因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或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修改规划的,须先经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10、主持人:如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性?

  胡正国: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统筹和综合平衡各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详细规划要依据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和修改。相关专项规划要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其主要内容要纳入详细规划。

  11、主持人:如何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的操作性?

  胡正国:按照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的原则,明确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要点。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同时提出指导性要求。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提出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分解落实要求,健全规划实施传导机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12、主持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应该如何做?

  胡正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要整合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13、主持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了原来几类的“老规划”,那具体主要是统筹了哪些“老规划”,如何处理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与“老规划”的关系?

  胡正国: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有利于解决原有空间规划存在的冲突问题。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进行了优势互补和继承发展,从规划编审内容、管理机构、体制机制、技术规范等方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强调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指导约束和衔接协调,强调部门之间形成合力,着力解决过去规划“打架”、约束和引领作用不突出、行政效能不高等问题。当然,为了实现改革这一愿景,仍需要一定的协同和努力的过程,需要各区、各市直部门的通力合作。

  14、主持人: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展如何?

  胡正国:自2020年启动以来,我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组建了以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为主,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支撑的规划编制团队,开展了资料收集、现状调研、部门访谈、公众意见征集等工作,完成了“双评价、双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产业发展等10个重大专题,目前《鄂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形成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省级相关要求完善规划方案,尽早进入报批程序。

  15、主持人:那么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之前,如何跟原规划进行衔接,保证近期的建设项目正常进行?

  胡正国:为保障“十四五”近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2021年1月《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过渡期内国土空间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明确了过渡期内(自2021年1月1日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前)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建设用地报批项目实行政府承诺制,编制项目落地规划实施方案,并做好过渡期内的建设用地报批台账管理,确保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等纳入正在编制的规划期至2035年的国土空间规划中。

  16、主持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以后,如何监督实施?

厂房装修设计施工-写字楼装修设计-装饰工程、装饰设计_力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胡正国: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是监督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体检评估对城市发展特征及规划实施效果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解决城市空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于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21年8月,我市启动了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积极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优化决策和自然资源执法督察等提供重要支撑,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